午夜福利羞羞美女亚洲精品_国产精品高跟鞋制服丝袜美女自慰_精品超乳无码AV观看一区二区_亚洲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性色_亚洲国产成人AV免费

您當(dāng)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美文美圖  > 正文

如蟬般活過,便是圓滿

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5-10-22 08:58

□ 孔祥富

盛夏的蟬鳴,總帶著幾分執(zhí)拗的喧鬧,像巷口老者無休無止的絮語,初聽難免心煩,可凝神細(xì)品便會懂:這聒噪背后,藏著蟬類獨有的生命哲學(xué)。這般活法,自有其深意綿長。

蟬的一生,堪稱天地間最凝練的生命偈子?!跋s生如偈”恰是對這份通透的最佳注解——偈以極簡文字承載至理,蟬則用生命軌跡演繹本質(zhì):幼蟲在黑暗地底蟄伏數(shù)載,甚者如北美周期蟬,要熬過13或17年的孤寂;夏夜破土蛻殼后,成蟲的高光時刻不過兩三周。它們拼盡氣力鳴唱、繁衍,直至秋風(fēng)起時悄然墜落,全程無一絲冗余,每一步都精準(zhǔn)指向“完成生命循環(huán)”的核心,恰似偈子般不拖泥帶水,直抵真理。

這生命節(jié)律里,藏著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的清貴。蟬以清露為食,不攀附外物;鳴聲自疏桐間漫出,只因身處高處而非借秋風(fēng)之力,正合偈子“不執(zhí)外相”的精髓——不貪求身外冗余,僅憑本真活出價值??v使生命短促,枝丫間的蟬卵終會隨雨滴回歸土壤,開啟新的輪回。這短暫與漫長的交織,絕非潦草走過場,而是以極致沉潛與熱烈綻放,詮釋著“堅守本心、不仗外力”的生命態(tài)度,宛如一首無聲卻有力的偈子,引人深思。

回望自身七十載光陰,竟與這蟬聲、偈義暗合共振。

20世紀(jì)70年代投身新聞報道,一支鋼筆、一沓稿紙,便是我的全部裝備。白日忙于本職,寫作只能向深夜借時光。在煤油燈暈開的暖黃的光暈下,筆尖在紙上的沙沙聲,成了寂靜夜里唯一的聲響。寫錯便用刀片輕刮,薄脆紙面留下的痕跡,恰似蟬在黑暗中吮吸根汁的印記。此刻方悟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的苦澀——蟬居高樹卻難覓食物,終日鳴唱無人應(yīng)答,正如我為一個數(shù)據(jù)走村串戶地奔波,為守候采訪對象熬過的晨霜暮露,無人知曉。但指縫間洗不凈的墨痕、稿紙上磨出的硬繭,都悄悄沉淀為生命的養(yǎng)分,那是地底蟄伏的修行,只為某日振翅發(fā)聲。

后來轉(zhuǎn)至鄉(xiāng)鎮(zhèn)撰寫公文,依舊與文字日夜相伴,案頭的稿紙堆得更高了。晨曦微露,窗臺上的露水尚未消散,我已伏在木桌前推敲匯報材料,在字里行間揣摩政策的溫度;夜色深沉,星子仿佛墜入墨水瓶,駱賓王“露重飛難進(jìn)”的滯重感悄然襲來,工作總結(jié)仍在反復(fù)打磨,每個數(shù)字都需再三核對。這又是一段“地下時光”,少了新聞報道的鋒芒,多了公文的嚴(yán)謹(jǐn)平實。有人嫌這份工作枯燥,我卻深知:逐字推敲的段落里藏著對文字的敬畏,徹夜核對的表格中浸著對職責(zé)的敬重——恰如蟬在暗處的蟄伏從非虛度,每一次吞咽根汁,都在積蓄破土而出的力量,暗合偈子“專注本質(zhì)、不執(zhí)外相”的深意。

如今退休十余載,年逾古稀,反倒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尋得新的天地。晨光漫過稿紙時,筆尖正勾勒故鄉(xiāng)的舊日時光;月色灑滿窗臺時,靈感仍如螢火般閃爍。這不正是蟬破土而出后的璀璨光景?明知人生已近薄暮,偏要將余下的日子過得滾燙熱烈。常有人問:“這般年紀(jì),何必還這般折騰?”我笑著指向窗外綠蔭:“君不見‘流響出疏桐’?蟬聲從來不問春秋長短!”文字于我,便是那振翅的鳴唱,不問能寫多久,只要筆在手中,每一個字落下,都是對生命熱忱的回應(yīng)。

我從不在意讀者多寡,即便連村級作協(xié)會員都不是又如何?夏日蟬鳴,總有人嫌其聒噪,可蟬從未因此噤聲。它們順應(yīng)生命本能,將地底積攢多年的氣力,盡數(shù)化作枝頭的長歌,哪管聽者是厭是喜。這份“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的清傲,正是我最珍視的筆墨姿態(tài)。不為博取關(guān)注,不為求得回響,只為安頓心底翻涌的思緒。寫一遍,便是為自己的心聲鄭重按下確認(rèn)鍵;寫出來,便如蟬唱完一曲,心頭滿是澄澈踏實,恰似偈子般,無需繁復(fù)修飾,只求本心安寧。

我更不屑寫低俗段子爭搶流量。文字于我,從來不是媚俗的玩物,正如蟬的鳴唱從不是為了取悅誰,只是生命本真地流淌。我必須守住心頭的底線:留存正氣底色,懷揣對事實的虔敬,永葆對文字的初心。見過有人為求浮名,顛倒黑白,以假亂真,這般“綻放”縱使喧囂一時,也如霉變的漿果,表皮光鮮,內(nèi)里早已腐朽。蟬的生命再短暫,也活得坦蕩光明——飲潔凈根汁,唱清越長調(diào),不屑以歪門邪道謀取方寸之地,這恰是偈子倡導(dǎo)的“純粹”本質(zhì),不戀外物,不欺本心。

憶起一位早逝的同窗,生命未滿五十,已是學(xué)界博導(dǎo),在學(xué)術(shù)枝頭綻放出耀眼光華。他猝然離世,眾人皆嘆“天妒英才”“太過短暫”。而我卻覺得,他恰似駱賓王筆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的秋蟬——蟬從夏到秋的消逝,人從盛年到離世的轉(zhuǎn)變,都如偈子般凝練揭示“世事流轉(zhuǎn)、盛衰有定”的無常本質(zhì)。他更如李商隱詩中“五更疏欲斷”的蟬,即便生命短暫,也拼盡全力完成“傳道授業(yè)”的使命,縱使戛然而止,也留下“非是藉秋風(fēng)”的錚錚氣韻。那些被他智慧之光照亮的年輕眼眸,不正是他生命的延續(xù)與輪回?恰似蟬卵藏入樹皮,隨風(fēng)雨重歸大地,以另一種方式延續(xù)生命的意義。

人之一生,誰不是在“地下”的蟄伏與“枝頭”的綻放間輾轉(zhuǎn)前行?蟬生如偈:十七年暗渡換一夏長吟,縱使短如朝露,也要響徹云霄。人生亦當(dāng)如此——該深潛時,沉心靜氣積蓄力量;該振翅時,傾盡全力綻放光華?;畹谜鎸?,守得清白,不執(zhí)外相,專注本質(zhì)。這般人生,便自有深沉回響與圓滿。

我仍在寫。晨光熹微時寫,暮色四合時寫,如一只老蟬棲于歲月枝頭,不知疲倦地鳴唱。這書寫,是我的蟄伏亦是綻放,是我的沉淀亦是新生。

如蟬般活過,如是,便很好。

責(zé)任編輯:
分享到:
中共菏澤市委網(wǎng)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 新聞刊登批準(zhǔn)文號:魯新聞辦[2004]20號 |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7120180017
網(wǎng)站備案號:魯ICP備09012531號 |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72902372011號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國菏澤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