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10-14 09:08


“參與者越多,我們的社會就會越好!”說這話的,是單縣青年志愿者祝清儒。從曾經被救助的對象,到如今投身公益救援的先鋒,他用行動詮釋著愛心的傳遞與延續(xù)。
10月2日21時許,祝清儒所在的汪汪救援隊接到來自魯西新區(qū)馬嶺崗鎮(zhèn)的求助:一位70多歲老人傍晚走失。他和隊員即刻驅車趕赴現(xiàn)場,操控無人機在廣袤田野中仔細搜尋。一個多小時過去,夜幕愈發(fā)深沉,仍不見老人蹤跡。
此時,曹縣莊寨鎮(zhèn)又傳來求助:一位68歲老人走失。祝清儒分析情況,認為這位老人走失時間較短,找到的可能性更大,便和志愿者馬不停蹄地轉向莊寨鎮(zhèn)。在無人機的助力下,他們于一處水溝里成功尋得老人。此時已是次日0時多,風雨交加、寒意襲人,志愿者顧不上休息,又折返馬嶺崗鎮(zhèn)繼續(xù)搜尋。直至3日清晨,終于讓走失老人與家人團聚。
這樣的緊急救援,對祝清儒而言早已成為生活常態(tài)。
不久前的一個凌晨,睡夢中的祝清儒被急促的電話驚醒:單縣郭村鎮(zhèn)一位80多歲老人騎三輪車出門后失聯(lián),手機無法接通。他迅速集結隊員,調取監(jiān)控、詢問村民……然而,兩個小時過去,依舊毫無頭緒。最后得知老人往村北方向去了,但監(jiān)控未能捕捉到其去向。老人家屬心急如焚,甚至覺得希望渺茫。
祝清儒沒有放棄。他操控搭載熱成像儀的無人機,飛向老人最后消失的方向。數(shù)分鐘后,屏幕上一個微弱的溫度信號點讓大家看到了曙光。經航拍確認,是一位老人倒在玉米地的小路上。“找到了,找到了!”祝清儒激動呼喊。他立即駕車前往,村民們也紛紛趕來幫忙。深夜的玉米地伸手不見五指,道路崎嶇難行,眾人打著手電筒為車輛引路,終于在田邊小道上找到了生命垂危的老人。當時,老人正平躺在泥窩里,呼吸微弱。老人的兒子踉蹌著跑來,看到母親的那一刻泣不成聲,當場就要下跪致謝。祝清儒趕忙扶起他:“這沒啥可謝的,快照顧老人吧!”直到凌晨3時,看著老人被順利送上救護車,祝清儒和隊員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由于救援及時,老人最終轉危為安。
祝清儒的公益之路,始于2017年那個雪天的溫暖邂逅。
當時,他的車滑進溝里,單縣斑馬救援隊義務伸出援手,還婉拒了他的酬謝,只留下一句“要是真想感謝,就加入我們,一起去幫助更多人”。這句話如同一粒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fā)芽。此后,他積極投身各類公益活動:救助溺水者、為村里老人免費拍照、拖出受困車輛、請環(huán)衛(wèi)工人吃餛飩……
今年6月,祝清儒發(fā)起成立汪汪救援隊,16名志愿者自費購置無人機,專門用于搜救走失老人。截至目前,他們已成功找回20多位走失的農村老人,被網友贊譽為“比熱播動畫片里的汪汪隊還厲害的菏澤救援隊”。
然而,救援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曾有人提供虛假線索,幾十人滿懷希望趕去卻一無所獲,報料人還始終未現(xiàn)身。一天后,老人雖在本村附近被找到,但已不幸離世。這樣的無奈與遺憾,讓祝清儒更加堅定了做公益救援的決心。
談及公益活動的費用,祝清儒坦言,他在成武縣城經營一家裝飾店,用店鋪收入支撐救援行動。他在抖音擁有26萬粉絲,救援視頻中會出現(xiàn)店鋪畫面,因此招來一些非議。但他坦然回應:“我確實是給裝飾店打廣告,我要生活,也要讓救援能一直走下去。上傳救助視頻,能讓更多人關注、參與救援,這是我們公益救援志愿者最有成就感的事。參與的人越多,社會就越美好?!?/p>
從被救者到救援者,祝清儒用愛編織起一張溫暖的網,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的善意與力量。
通訊員 劉波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