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社會新聞 > 正文
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fā)表時間: 2025-10-29 09:55

兒歌曰:李家小亮,去投干棒,一投就中,恣得不輕,投了一車,回家燒鍋,晌午吃飯,肉包蘸蒜。王家小胖,去投干棒,投了一晌,閃了肩膀,扭了脖梗,砸了頭頂,生氣回家,崴了腳丫。
冬日里,樹上枯枝漸多,鄉(xiāng)村的孩子們常握著短木棍,將它們從樹上投落,再扛回家中作柴。這雖多是大人的囑咐,孩子們卻同樣樂在其中。
投干棒用的木棍不宜過長過粗,需掂在手里輕重適宜。冬日的林間,常見孩子們手持磨得溜光的木棍,仰頭在樹下搜尋合適的目標。楊樹、柳樹、槐樹的枯枝,木質(zhì)堅硬,耐燒火旺,是投干棒的首選。
投干棒最好選在晴朗無風的午后。此時枝干脆硬,易于擊落;若遇大風,不僅難以瞄準,落下的干棒也易傷人。投擲時講究力道均勻,不可過猛,否則枝干易碎裂;角度亦須精準,最好擊中枝丫與主干的連接處,方能令整段枯枝完整落下。
選定目標后,孩子們后退幾步,掄起木棍,瞄準枝丫關(guān)節(jié)處奮力一擊?!斑青辍币宦?,枯枝應聲墜落,孩子們歡呼著跑上前拾起。待積攢得多了,便用繩子捆作一束。有時他們還比賽,看誰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投下的干棒最多。若有斷枝卡在樹杈間,大家便輪流投擲;若投不下來,便齊心合力搖晃樹干,直至其落下。林間木棍與枯枝的碰撞聲,伴著孩子們的歡笑,匯成一首溫暖的冬日交響曲。
在那個煤炭稀缺的年代,一捆干棒能燒上大半天,既省錢,又暖和。粗枝耐燒,宜用于熬粥燉肉;細枝易燃,適合引火點火。用干棒燒出的玉米粥格外黏稠香甜,烤紅薯外焦里嫩,烙餅也帶著淡淡的木香。這些因干棒而生的風味,成了舊日冬天里最溫暖的記憶。
枯枝終會凋落,記憶卻不會湮滅;習俗或許改變,溫暖卻將長久留存。
文/孔偉建 圖/王世會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央視網(wǎng) 中國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日報 中青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山東網(wǎng) 魯網(wǎng)
菏澤市政府網(wǎng) 菏澤文明網(wǎng) 菏澤市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 燈塔-菏澤黨建網(wǎng) 菏澤長安網(wǎng) 菏澤廣電網(wǎng)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中國徐州網(wǎng) 連網(wǎng) 鹽城新聞網(wǎng) 宿遷網(wǎng) 中國淮安網(wǎng) 蚌埠新聞網(wǎng) 阜陽新聞網(wǎng) 淮北新聞網(wǎng) 拂曉新聞網(wǎng) 中國亳州網(wǎng)
舜網(wǎng) 青報網(wǎng) 聊城新聞網(wǎng) 德州新聞網(wǎng) 濱州網(wǎng) 東營網(wǎng) 水母網(wǎng) 中華泰山網(wǎng) 東方圣城網(wǎng) 瑯琊新聞網(wǎng)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729023720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