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位置:中國菏澤網(wǎng)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 正文
作者: 姜培軍 來源: 牡丹晚報 發(fā)表時間: 2025-09-05 09:15


□記者 姜培軍
1938年2月馬來西亞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發(fā)生后,菏澤解元集的“面人郎”中,有人客居異鄉(xiāng),也有人踏上歸國之路。這批歸國的“面人郎”在魯西南抗日根據(jù)地創(chuàng)始人之一、原南華縣縣委書記何健之的組織與領導下,或親身參與,或動員家人投身抗日救國事業(yè),他們的英勇事跡與奉獻精神,成為歷史上永恒的豐碑。
歸國勞工成為首批黨員
異國他鄉(xiāng)發(fā)生的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既為菏澤的“面人郎”帶來了榮光,也讓他們流下了心酸的淚水,其中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我父親回憶,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后,他們乘坐愛國華僑陳嘉庚租用的英國輪船回國。途中一天晚上,遭遇兩艘日本兵艦追擊。船長緊急下令升起英國國旗,才最終轉(zhuǎn)危為安?!薄懊嫒死伞背:厦竦呐畠撼粽f道。
返鄉(xiāng)途中,常合民、段振民、段振東、任冠祿等人行至廣東境內(nèi)時,被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地下游擊隊截獲。由于這些勞工當時身穿西裝、衣著整潔,游擊隊員誤以為他們是日本間諜,險些將其處決。幸運的是,隊員從他們的隨身行李中搜出了華僑組織出具的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證明,他們才逃過一劫。
然而,“面人郎”常天喜和劉二牛卻沒有這般幸運。他們途經(jīng)河南時,遭遇日軍掃蕩,不幸被捕并慘遭殺害。
歷經(jīng)艱難險阻,“面人郎”們終于回到家鄉(xiāng)。面對被日軍摧殘的家園和親人的淚水,他們在何健之的組織領導下,迅速投身于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yè)中。
在菏澤魯西新區(qū)馬嶺崗鎮(zhèn)解元集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內(nèi),部分文字材料記錄了“面人郎”及其親友的抗日記憶。1938年10月,何健之在菏澤解元集村發(fā)展王振堂、齊子英以及參與龍運鐵礦大罷工后歸國的常合民、段振民、段振東等人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們成為解元集村最早的中共黨員。
紅色的火種一經(jīng)點燃,便迅速呈燎原之勢。1939年11月,解元集村民常樂進、常朝信、常玉民、常洪均、常朝杰等人,在常洪均家的牛屋里,面對黨旗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常樂進、常朝信入黨時年僅17歲,常洪均也才18歲。
智除漢奸“把兄弟”
《鐘馗醉酒》《西游記》《穆桂英》……在解元集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珍藏著數(shù)件精美面塑,這些作品均出自常合民之手。它們造型生動、色彩豐富,展現(xiàn)出高超的藝術水準。
常合民入黨后,歷任解元集地下黨支部書記、南華縣永華區(qū)委書記、縣民運部長等職。1942年9月南華縣成立后,他被派至永華區(qū)(今屬東明縣海頭、武勝橋一帶)擔任區(qū)委書記。在當?shù)?,他積極聯(lián)絡進步群眾開展革命斗爭,迅速在多個村莊建立黨支部,并組建起農(nóng)會、婦救會、民兵班和兒童團等組織。短短兩三個月內(nèi),永華區(qū)就在馬廠、邢彥、海頭集、崔寨、岔河頭、武勝橋等二十多個村成立地下黨支部,組建了三支聯(lián)防隊,武裝力量發(fā)展到一百多支槍。
在常合民任永華區(qū)區(qū)委書記期間,他的一位“把兄弟”投靠日軍,在炮樓中充當漢奸,屢次向敵人告密,導致多個村莊的地下組織遭受破壞。為消除這一隱患,常合民設計約其至飯館聚會,果斷將這名漢奸處決,保衛(wèi)了革命事業(yè)。
1944年秋,根據(jù)上級黨委指示,南華縣成立以常合民為首的“減租減息”工作隊,深入各區(qū)開展以反貪污、雙減、回地為核心的群眾運動。運動中,雇農(nóng)、佃農(nóng)和貧農(nóng)積極分子踴躍訴苦,群眾斗爭熱情日益高漲。
1959年后,常合民先后任職于國家建工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全國手工業(yè)聯(lián)合會、輕工業(yè)部工藝美術局等單位。1979年,他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創(chuàng)作人員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同場參會者還有穆李村面塑藝人李芳清——其父李俊福曾于1928年與常天緒一同赴馬來西亞賣藝謀生。
1992年2月,常合民在北京病逝。
兄弟二人獻身革命
“我大伯王東魁(又名王水善),在馬來亞龍運鐵礦參加抗日大罷工后回國。1941年日軍進村掃蕩時,他來不及逃走,被殺害?!焙睎|風二汽公司退休干部王素真回憶,“我奶奶為了給我大伯報仇,就把我父親王振海送到了南華縣游擊隊。不幸的是,后來我父親也為革命犧牲了?!?/p>
王素真回憶的背后,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王振海,小名二娃子。為了給哥哥報仇,16歲的王振海參加了何健之新組建的南華縣抗日游擊隊,194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調(diào)任南華縣公安局保衛(wèi)隊戰(zhàn)士。王振海在對敵斗爭中機智、勇敢,多次出色完成安全保衛(wèi)任務。
后來,王振海負責我黨地方武裝與上級黨組織的情報聯(lián)系工作,在一次傳遞情報過程中不幸被捕遇難。遺憾的是,他的遺體最終沒有找到。
深夜背烈士遺體回家
參加馬來西亞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后,王林瑞選擇回國,于1943年在解元集參加抗日武裝斗爭,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后來在一次對敵斗爭中,王林瑞不幸被捕遇難。解元集村大洪拳拳師宋德甫聞訊,深夜偷偷潛入敵占區(qū),找到王林瑞的遺體,連夜帶回村里安葬。
據(jù)了解,宋德甫自幼學習大洪拳,藝高人膽大。因生活所迫,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在解元集炮樓做過伙夫。其間,他成功勸反了一名日本兵。這名日本兵與我黨武裝交戰(zhàn)時,總是朝天上開槍。日本戰(zhàn)敗投降后,這名日本兵回國前曾到村中看望宋德甫,并贈送他一把刮胡刀作為紀念。
地下交通員英勇犧牲
1938年12月,南華縣在解元集村設立地下交通站,參加馬來西亞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后回國的王富安及妻子張玉閣,一同參加我黨地下交通站的情報工作。作為一名情報員,張玉閣擔負著南華縣委、地下區(qū)委的情報傳遞工作。在險惡的對敵斗爭形勢下,她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務。后來,張玉閣還與丈夫王富安一起策反了在國民黨頑雜張志剛隊伍里的表弟程某,為常樂進帶領的乾元區(qū)武工隊爭取到42支長槍、一挺歪把子機槍。之后,張玉閣身份不幸暴露,被敵人殘忍殺害。
與張玉閣相比,段振民是幸運的。1938年2月馬來西亞龍運鐵礦抗日大罷工期間,他親手打死一名日本監(jiān)工,被南洋華僑譽為“抗日勇士”?!拔覇栠^父親,你怎么有那么大的膽量殺日本人。我父親說,那時候腦海里整天想著大量無辜的中國人被殺害的情景,心里全是對日本人的仇恨,所以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到了手中的鐵鏟上,一鐵鏟砸下去,日本監(jiān)工當場就斃命了?!倍握衩裰佣握锥骰貞洝?/p>
段振民回國后參加了我黨南華縣地方抗日組織,曾擔任南華縣保衛(wèi)干部、手槍隊隊長等職,多次出生入死與日偽斗智斗勇,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作出了貢獻。
1941年,段振民在菏澤王浩屯水牛李一帶活動時遇到了日軍和漢奸。他跑進一戶農(nóng)戶家中,在家的婦女對漢奸謊稱他是自己的丈夫,段振民才躲過了盤查。
八十余載光陰流逝,抗戰(zhàn)的烽火雖已遠去,但紅色的基因依然生生不息。行走在解元集村的土地上,當孩童清朗的歌聲掠過昔日的抗日戰(zhàn)場,當一代代年輕人接過先輩的旗幟,新時代的脊梁正在這片土地上巍然挺立。
人民網(wǎng) 新華網(wǎng) 央視網(wǎng) 中國網(wǎng) 光明網(wǎng) 中國日報 中青網(wǎng) 求是網(wǎng) 山東網(wǎng) 魯網(wǎng)
菏澤市政府網(wǎng) 菏澤文明網(wǎng) 菏澤市紀檢監(jiān)察網(wǎng) 燈塔-菏澤黨建網(wǎng) 菏澤長安網(wǎng) 菏澤廣電網(wǎng)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
中國徐州網(wǎng) 連網(wǎng) 鹽城新聞網(wǎng) 宿遷網(wǎng) 中國淮安網(wǎng) 蚌埠新聞網(wǎng) 阜陽新聞網(wǎng) 淮北新聞網(wǎng) 拂曉新聞網(wǎng) 中國亳州網(wǎng)
舜網(wǎng) 青報網(wǎng) 聊城新聞網(wǎng) 德州新聞網(wǎng) 濱州網(wǎng) 東營網(wǎng) 水母網(wǎng) 中華泰山網(wǎng) 東方圣城網(wǎng) 瑯琊新聞網(wǎng)
魯公網(wǎng)安備 37172902372011號